「天下無詐」“茶葉姑娘”被捕,牽出案中案
偽裝的“茶葉姑娘”
微信朋友圈里,穿著時尚的年輕女孩展現自己的精致生活,她們在山間茶園種茶、采茶、炒茶,令人向往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,哪個不愿結交這樣熱愛生活的姑娘呢?

然而這看似美好的景象卻是刻意制造的假象,在添加微信好友并取得他人信任后,“茶葉姑娘”便通過推銷劣質茶葉獲利,同時用家人生病或過生日等老套路騙錢,即所謂的交友式網絡詐騙。
這起案件的偵破源于一些居民的反映和舉報,他們發現在居民樓附近,有些年輕人聚集到一間屋子里,拉上窗簾,整日上網、打電話,吃泡面和零食,形跡可疑。
接到群眾舉報,枝江市公安局組織民警在居民樓周圍蹲守摸排,核清線索的真實性后,在現場抓捕了嫌疑人并查獲了作案工具。

從嫌疑人的電腦和手機里,民警發現大量聊天軟件賬號和聊天記錄。這些聊天賬號有一個共同的特征,那就是用戶頭像都是年輕貌美的女性。

據犯罪團伙交代,這些“茶葉姑娘”的微信號都有專人負責運營,他們找來一批模特,擺拍相關視頻和照片,豐富朋友圈的生活狀態。
詐騙幾十萬 卻反而是虧賬
經核實,民警發現這個團伙的詐騙收入半年就有三十萬左右??蓳F伙頭目譚飛(化名)說,他不但沒有賺到錢,反而因此還貸款不少。根據調查,譚飛的賬戶中確實沒有大額存款和消費記錄,但是每月都會有一項“廣告費”、“買粉”的固定支出。
詐騙團伙一名成員交代,老板譚飛每月會把他們的工作手機回收,把所騙的錢都轉到老板自己的賬戶,同時將微信好友重新加到四百人,再分發給員工進行新一輪詐騙。

看到真相愈發瞞不住,譚飛最終交代了實情。原來以他們自己的實力,無法在短時間內加上大量微信好友實施詐騙,所以他們要從特殊的渠道大批量地購買微信號,添加好友。而每成功添加一名“好友”,就需給對方支付10塊錢的報酬。
利益鏈條背后的“黑手”
經查,譚飛購買聊天好友的數量達到一萬八千多個,花費十八萬余元。據此,警方認為案件存在大規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,背后存在利益鏈條。
專案組民警根據譚飛提供的線索,從交易的銀行卡、交易記錄著手,查詢賬號交易背后真正的賣家。

很快,警方查到了賈紅兵(化名),他是一家經營電子商務公司的負責人。賈紅兵說,想要推銷出產品就必須先尋找潛在的消費客戶,即所謂的“廣告業務員”去發展廣告“流量”,本質上就是購買公民個人信息,而他也是從一個姓童的人那獲取大量個人網絡賬號。
根據賈紅兵提供的交易賬號,枝江警方找到了童寧樂(化名)。據童寧樂交代,他從2017年開始做這個“生意”。那段時間里,他通過微信中“附近的人”添加了很多好友,獲取大量微信號碼信息,這是他的第一筆“資源積累”。之后,童寧樂又借助其他渠道,賬號資源像雪球般越滾越大。

目前,譚飛因詐騙罪、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枝江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,并處罰金兩萬五千元。賈紅兵、童寧樂也受到了相應的法律制裁。
警方提示
廣大群眾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,不隨意添加陌生人為好友,不隨意掃碼、加入一些目的不明的聊天群等,不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。
版權聲明
1.本站遵循行業規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本站的原創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,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。